PYIFF34,那个时代的电影门槛高,这部在构图上太厉害了,充分利用4:3的画幅,用构图反应女人压抑的生活,日复一日地等待不靠谱的丈夫,用了很多跳剪镜头,大量的近景,不交代空间感,只用缓慢的镜头去表现人物的状态。导演的演员调度能力绝了,有场戏守活寡的女人投井自尽,两组六人第二天发现尸体的戏,四人入画看向尸体,导演的排列组合式构图能力和演员地位简直绝了,叹为观止!想看故事的观众肯定无聊死了,但从电影视听的角度观影,这片子炸裂了!那个时代的黑白胶片电影是平面的音轨,如果给这辈的导演全景声,他们肯定也能玩出花来,相比之下,我们如今的电影在视听语言层面上,大部分片子都无法被称作电影了。
4.0
布列松对这批印度导演的影响力也太大了……不过同样是用漫长寂静展示“单调”,视觉元素丰富的《玛雅·达潘》也做到了。除了“诗”,还有一种东西能让观众丧失对时间的感知,那就是“睡眠”——个人认为在本片中,还是后者所占的成分更多一些。
来平遥看的唯一一部“回顾”单元影片,想不到被伤得有点深。摄影太好了,每一个画面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幅非常精彩的人文摄影作品。但实在太好睡了,我在半梦半醒之间看完,结束后和全程清醒的小伙伴一讨论,发现我似乎没有漏掉任何段落。我甚至产生了一种和《影像之书》类似的观感,挺有意思。/PYIFF@3号厅10.17
广角镜下大量期待镜位的运用,完全是人在宿命般地闯入镜头。干燥,清晰,没有幻象(把一个静态的人放在一个静态的平面上,摄影机也是静态的,然后唯一起作用的是时间,时间是一种运动,要反映时间是独立的,这就是长镜头的理念。展示时间,甚至夸大它。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等待,等待即精神,精神即创造
故事原型挺好。
马尼·考尔的第一部片。镜头的极度简约、无表情的人物、聚焦人脸和手的方式、惨白的光线、凋敝的乡村和沉默的牲口、偶尔响起的标记情绪转变的些许音符……所有这些都的确是布列松的。但本片彻底把叙事线剪断打乱、让人无法确知女主每次前往公路哪次在前哪次在后、她的死亡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,这个姿态的激进程度已经远不止是“布列松式的”可以概括的了。这种错乱其实完全成立:女主日复一日悲惨而单调的生活本身便无所谓先后,等待本身已经战胜了时间。在等待的女人是马尼·考尔许多电影的主题,在这部里以近乎纪录片式的简练展现出来。无论是乡间土屋和田地还是人物,画面构图非常几何,每个镜头都让人移不开眼(在没有睡着的时候)。结尾那个女主在夜间沙暴中迷失的画面极度风格化,让人印象深刻,面无表情的人物内心的情绪在这里终于彻底外化。
8+0.3
7.0
<仍比曾经更遥远,宛如异世。
虽说考尔继承了伽塔克式的广角镜头与明暗对照法,但布列松式的影像仍是主要的基调:聚焦于身体局部的碎片化镜头、不对称的构图、动作镜头的延迟剪辑等等,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对于《扒手》的致敬。这种风格系统,迫使观众聚焦于纯粹的劳作活动,也达成了一种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觉叙事。
反正你迟早要回来,等以后再说吧;这片居然有115分钟,实在太长了,某些剪辑不喜欢,有一种强制中断叙述的感觉。
等待
后半部分拍的啥玩意
他如此精确的遵守罗伯特布列松电影日记守则:演员不是演员而是模特,镜头越少越能用到极致(一个焦距镜头拍完),不要找什么电影里的内在,找每个shot里的内在,关键的不是演员表现出来的而是演员藏起来的。
2019平遥影展场,不好意思啊导演,我看睡着了
professor父亲的作品。很喜欢。部分镜头没有理解缘由,只能当作“实验”的部分来看。大量特写连续使用,甚至是对于同一角色的不同视角,塑造了一种离奇的疏离感,尤其是和美丽的landscape对比
印度电影在喧嚣下的探索,静态镜头的成熟度比起想象中要更好
情节发展几乎没有,画面是艺术品,亦真亦幻,女性意识暗流涌动
这节奏,塔可夫斯基看了会流泪